古邑丹徒地下文物蕴藏十分丰富。多年来,在文物工作者的积极发掘和广大群众的发现保护下,计出土和征集文物3000余件。丹徒的文物考古资料,充分展示了丹徒历史文化的悠久和发展轨迹。国家一级文物宜侯夨簋,便是丹徒文物中的精华,堪称国宝。    
    史载,在商朝末年,周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奔江南荆蛮之乡,他们入乡随俗,“文身断发’,并传播中原文化和农业技术,使“民人殷富”,接着便“筑城建国”,自号“句吴”,直至春秋寿梦在现在的苏州一带筑城,大约相隔300多年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句吴”的地域中心究竟在哪儿呢?这曾经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这个争议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基本有了结论。   
    1954年6月,丹徒大港聂家村农民聂长保在烟墩山劳动时发现了一个稀罕之物,青黑色,像熏炉,他便送给了有关部门,于是,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并为之轰动。经过专家们研究,这件稀罕之物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专家称之为“宜侯夨簋”。“宜”是地名,“侯”是王侯之意,“夨”是人名,“簋’是一种器物的名称。全意是:宜地之侯夨所拥有的青铜器。在当时,这种青铜器是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青铜簋方座圆口,有四个耳把子,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腹上铸有旋纹,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有126个字的铭文。正是这126个字的铭文消除了千年的历史争议!   
    由于出土时这簋已破碎,经过修复方才完整,而铭文却缺少了一些关键性的字,可辨认者有118个字。经过若干考古专家悉心研究,这段铭文记载的是周武王、周成王伐商以及周康王改封并迁虞侯夨为宜侯(夨原为虞侯)并赐予夨土地、弓矢、奴隶若干的事情。这段铭文相当于天子的旨意诏书,叙述得很详细。这件青铜器物一直被送到时任中科院院长、我国权威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等人手里,经过郭沫若先生和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先生的精心研究,断定铭文中的“宜”的地望“即在今丹徒”,并认为宜侯夨就是太伯、仲雍的第四代孙周章。进而证实3000多年前,“句吴”国的统治中心即在丹徒一带。另据其他专家考证,当时的“宜”人口稠密,社会经济发达,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都邑,是一方膏腴之地,鱼米之乡。这座城市的人口以周人为主,是统治者,土著荆蛮人多在郊外从事农耕生产。   
    “宜侯夨簋”的发现和铭文的考释不仅解决了“句吴”国中心在哪里的千古之谜,而且还反映了西周疆土领域和当时社会的奴隶制、分封制以及井田制等许多问题。其价值正如一位专家所说:“是江苏历史开端期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反映了历史文明的曙光究竟怎样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透射出来”。郭沫若先生极其郑重地称这件器物“甚为重要!”对铭文中有少数文字残缺,郭沫若先生又在他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中两次感叹道:“实为莫大憾事!”“实属万分可惜!”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到“宜侯夨簋”价值所在。它是已发现的唯一的详记“封建”诸侯的金文,对吴文化的研究起着突破性的作用。   
    “宜侯夨簋”出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特别是研究吴文化的专家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他们登上大港烟墩山,登上这座出土宜侯夨簋及若干珍贵文物的宝山,一睹“宜”地故国的风采,遥想当年土著居民捕鱼狩猎种谷采桑的劳动景象,继而发出由衷的称赞,赞美这儿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赞美这块膏萃之地文革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