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大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值得丹徒人引以自豪。根深才能叶茂,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丹徒今日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历史地理上考证,丹徒襟吴带楚。1956年6月,毛主席在武昌横渡长江后,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游泳》,词中写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因这一带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把这里的天空叫做楚天。十分巧合的是,1959年7月,毛主席在《七律·庐山》中提到了“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三吴”也是一个地域概念,既不同于国名,也不同于州郡名,其所指实际地域大体是长江中下游的沪、宁、杭三角地区。毛主席这种诗人的浪漫是有事实依据的。据辞书解释,今江西北部(九江、湖口)一带,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即头),楚地长江的下游(即尾),首尾互相接连,形象地称为“吴头楚尾”,亦称“楚尾吴头”。距离九江、湖口那么远的丹徒,怎么又号称吴头楚尾呢?这就需要进行历史地理的考察。   
    “吴”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动态性的,最早要推《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载,“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约公元前11世纪),从句吴建立传至夫差被越灭掉(公元前476年),前后约700余年,是谓与楚并存于世的吴国。春秋时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吴国的地域也处于动态之中,楚国曾打到吴国的朱方(即今丹徒地区),吴国也曾占领过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市一带),但不管怎么变,楚天连着吴天,吴地接着楚地是不变的。后来越灭吴,楚灭越,秦统一中国,转为大一统下的一个地区,通称为吴地。不管是三国时孙权建立的东吴,还是五代十国杨行密建立的吴国,都是在原来吴国地域范围基础上的演变,而丹徒除了“楚灭越,尽取吴故地”那一段100多年外,均属吴国或吴地。   
    丹徒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吴国早期的政治经济中心。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时值西周崛起,欲与殷商抗衡之际,西周的王位交接出现了麻烦。原来,周太王古公亶父钟爱幼子季历,有意传位于他,但这样做又恐违背当时的礼制而颇费踌躇,于是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决定主动让贤。二人谎称到南方去为病重的父亲采药,从现今陕西歧山下的周原,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直奔当时被中原人称为荆蛮之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纹身断发,入乡随俗,改作当地老百姓的装束,与土著荆蛮人结合在一起,以示永居此地,不再返回。于是“荆蛮人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据史书记载,太伯部族南下,是在安徽渡江抵达当涂的丹阳衡山,赶跑了越的势力,在衡山居留了一段时间,然后进人宁镇地区。这个丹阳是今安徽。江苏交界处的小丹阳,在其东面三十里左右就是衡山,衡山前后曾有过许多名字,小横山、梅里、番丽、皋乡等,其实都是指同一个地方。史书上有关于“太伯居梅里”的记载,就是指这一段时间。但并不是无锡梅里,而是当涂附近小丹阳梅里(即衡山)。现在无锡有大伯庙,那是后人所造的纪念性建筑物。丹徒上党也有一座古让王庙,为清嘉庆前所建,几经兴废,现又重建新庙,“让王”意指太伯让王位于其弟,庙内大伯塑像身着想象中的帝王服饰,与史书记载的断发纹身不相符合,虽如此,也足证明丹徒人民纪念太伯时间之早。丹徒作为吴国早期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有大量考古资料作佐证的。1954年大港烟墩山西周墓葬出土一组青铜器,其中的“宜侯夨簋’内有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古公亶父第五代孙)改封定居在大港一带的仲雍之后虞侯夨为宜侯,及赐予器物、土地、山川和奴隶的数目,“宜侯夨簋”就是当时为纪念这一盛典而铸就的青铜器。据郭沫若、唐兰、李学勤等专家考证,“宜”是地名,“侯”是封号,“簋”是圆口四耳的器具,“夨’是人名,即仲雍的曾孙周章。这就有力地证明,仲雍不远的后代曾在这里活动,并有可能就葬在这里。1981年在丁岗平昌村发掘的断山墩遗址,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其文化层厚达4米,西周春秋时期的遗存极为丰富,是贵族居住的中心,这个遗址是苏南地区最大而又保存最完好的村落遗址。这些都说明周贵族的势力早已到达丹徒地区,而“宜”可能就是这里最早的地名。1984年到1988年间,由镇江市博物馆、市县文管会、华东师大地理系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参加,数次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考察的办法,得出丹徒地区有台形遗址59处,土墩墓523座的结论。除此之外,丹徒地区还出土了许多大型的青铜器和带铭文的青铜器,在句吴的其他地点也未曾发现过。而台形遗址、土墩墓以及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就是吴文化的独特遗存。目前江南地区发现的吴国青铜器,在丹徒出土的占一半以上,许多精品也在这里,而吴国青铜器则是代表吴文化高度发展水平的。公元前514年,吴国兴建新都时,特别要“运润州(隋唐时丹徒属之)利湖之土筑之”,反映吴王怀念故土的深厚感情,不忘封都立国之地、朱方(今丹徒)是句吴初期唯一有记载的邑名,是当时人口众多。贵族聚居的地区,有极大可能是句吴的早中期国都,一些学者也认为:“朱方城可能曾为吴都。”朱方作为句吴的第一个国都(后数次迁都)的上限,应当是公元前11世纪太伯自号句吴时,其下限应当在“诸樊南徙吴”的公元前559年,时间跨度达600年左右。   
    吴文化是中华炎黄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由中原文化与荆蛮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与荆楚文化、齐鲁文化、淮夷文化、巴蜀文化等不断交流融合逐渐形成的,可以说与其他文化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吴文化又有同中有异之处,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同时,地处“吴头楚尾”的丹徒,受荆楚文化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
    从上述资料来看,我们可以说丹徒的文化渊源是吴文化,或者说吴文化的源头在丹徒。虽然随着吴都东迁,吴文化中心东移,经济也随之日趋发达,但反过来仍然辐射到丹徒,所以,丹徒地域文化就其渊源、内涵和发展方向来说,仍然是以吴文化为主的。现今丹徒境内流传的民间文化也都明显带有早期吴文化的痕迹。   
    作为吴文化覆盖的丹徒地域文化,当然具有与吴文化相同的特色。只不过由于丹徒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地位非同一般,受各种文化的渗透融合更早更多,这种特色也更加明显罢了。   
    悠悠千年,贯古通今,先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乃至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早已事过境迁,不复存在,但先民们创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折射出的勇于开拓、包容开放。重经创业、重教尚文的精神和许多美德遗风,却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在跨人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历史文化传统的内涵,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的精髓,努力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提升当今丹徒的文化品位,创造丹徒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