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丹徒,人们总会在脑海里闪过或从嘴里吐出“古老”二字。是的,我们可爱的家乡丹徒确实古老,她从远古走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是十分悠久,而有人类的活动则是更加遥远了。现代科技让我们能破译那尘封的奥秘,去探寻丹徒远古的足迹。    1980年3月,在丹徒高资镇金家边采石场附近的一个石坑里,出土了两段古人类股骨化石,一段长245毫米,一段长83毫米,分属两个不同的个体。同时出上的还有4枚石化程度很高的德氏水牛牙齿化石。这两段股骨化石,经上海自然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专家用科学方法测定,其时代介于北京猿人(距今四五十万年前)与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前)之间,为更新世晚期,甚至更早些,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但由于这两段股骨化石出土的地点,经综合考证、并非是它的原生地层,所以在断代上尚缺乏更多的旁证依据。十年之后,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江宁汤山地区的一个石灰炭岩溶洞中,发现了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被称为南京猿人,与头骨化石相伴存在的还有15种古脊椎动物化石。汤山与高资相距不远,且同属宁镇山脉丘陵地区,生态环境大体相似,经研究证实,高资股骨化石就不是孤例了。有专家称其为丹徒猿人,丹徒即是猿人之乡,这是迄今为止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1981年春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两位专家,来江苏寻找古猿踪迹,经过镇江,恰巧南京博物院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组的专家们也来镇江进行洞穴考察,他们对莲花洞慕名已久,便结伴前往考察。   
    莲花洞位于蒋乔镇檀山村百龙岗的北坡,距城西南约6公里左右。这里怪石嶙峋、杂草丛生,枯藤新枝披挂遮掩,把离地一米多的洞口隐住。洞前有一方平坦的台地,一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其上,高约3米,形状酷似莲萼,莲花洞就此得名。据《京口山水志》和《丹徒县志》中的记载,明万历年间,曾有乡民在莲花洞内挖得‘龙骨”数块,龙骨即化石。   
    史料记载,被初步考察试掘证实,莲花洞内确有化石。于是,丹徒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镇江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对莲花洞进行考古发掘。至当年6月,在洞内长约6米,宽约3米,深为1—5米不等的范围内,出土了猫、兔、猕猴、棕熊、豪猪、中国犀、原始牛、东北斑鹿、最后鹿狗等23种古哺乳类动物的牙齿、头骨、腿骨等化石。尤为可贵的是出土了一枚晚期智人右下第三臼齿化石,一块挠骨化石及具有加工痕迹的鹿角化石两块。这是在江苏首次发现有地层记录的晚期智人化石。据考证表明,莲花洞曾为当时的一个古人类栖息场所,从莲花洞动物群化石的地质时代判断属晚更新世中期,距今十万年左右。这是继溧水神仙洞之后在苏南地区的又一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人类的分布,研究长江中下游第四纪动物群的划分和更新世动物群的迁徙演变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资猿人和莲花洞智人的化石资料,证实了丹徒境内早在二三十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繁衍生息了。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图景:那时的丹徒大地土肥水丰,温暖湿润,无论是丘陵岗坡还是大片平地,花草茂盛,林木葱宠,各种动物出没其间。我们的远祖已经会制造石器,他们群体狩猎,共同分享成果,选择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洞穴居住……他们在劳动中增长智慧,用智慧在物竞天择中取胜,成为大地的主宰,不断向文明进化,一步步朝今天走来,深沉而凝重,漫长而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