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王翬有一幅精心绘制的国画长卷《南巡图》,表现的是康熙帝三下江南巡察的场景:宽畅的江南大道上旌旗招展,尘土飞扬,一支数百人的皇家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一座水乡小镇。而小镇上一条弯弯的小河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船舱里甲板上坐满了各式打扮的人等,他们正人神地盯着不远处岸上的一座古朴的戏台,台上一出《单刀会》正演到精彩处。人们全身心地被吸引了,竟然丝毫未觉察到那支气派非凡的皇家队伍的到来。整个画面生活气息浓郁,场面恢弘。画面最精彩处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古戏台,让人读而神迷。   
    “乡间戏迷多,桥边搭戏楼”本是江南独有的风情,丹徒境内就有许多这样的古戏台。土木结构的,砖瓦结构的,大大小小几十座,这在如今古戏台已不多见的江南可算得上是一大景观。   
年代较早的当数丹徒南乡古镇宝堰的古戏台,人称“万年台”。戏台紧靠镇西的关帝庙,建于何时已无人知晓。   
    戏台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上层演戏,下层化妆。台口装有活动门。戏台屋脊上有两条相对的曲龙,传说每年三月十五日这天日落的瞬间,戏台上锣鼓家伙一敲,两条龙便会飞动起来。每次上戏,戏台沿口便会垂挂一串串的灯笼。夜幕降临,红红绿绿的灯笼随风摆动,倒真是一条条活活脱脱的彩龙呢。舞台两边柱子上挂着一副红底黑字的木刻对联:天下事无非是戏,世上人何必认真。   
    宝堰地方上有一帮子戏迷票友,他们经常与青胜堂、马天宝、王文治等戏班子保持联系。戏班子常来常往,这古戏台便成了镇上最热闹最风光的地方。戏一演就是10多天,若是逢年过节还要唱个连本通宵,黄昏日落开锣到太阳再度升起刹锣结束,谓之“干活两头黑,看戏两头红”。农民们一听说镇上来了戏班子,晚饭也顾不得吃,放下手中活计带上两个山芋,便打着灯笼踩着山路赶来了。镇上人从容自在,男人们沏一壶茶,装上一袋烟;女人们带上一兜儿瓜子,几片香干,喝喝,嗑嗑,听听,品品,嗨,有滋有味得很哩!台上欢乐时开怀大笑,伤心处跟着落泪,争斗时呐喊助威,精彩处大声喝彩。真正是台上情真意切,台下如痴如醉,此情此景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情图。   
    坐落于谏壁镇回龙山上的古戏台(现在谏壁中学内),为砖木结构古建筑。主体建筑青砖灰瓦,圆木立柱,敞开式窗格。有休息室、化妆室、卧室和演出台。台口突出分上下两层,台上设有木围栏,四根花岗石立柱托起翘角屋顶,构成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给人以张扬的力度感。这个戏台为东岳庙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东为庙门、正殿、配殿,西为戏台。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这些均为邑人王竹溪叔侄及王锡五等人捐资修建的。大殿和其它建筑早已毁于兵火,而戏台仍在,风韵犹存,如今成为谏壁中学校园内的一道风景。   
    位于丹徒东乡大路镇王巷村的三太尉庙古戏台,可算得上是古戏台风情画中最精彩的一笔。相传宋代王巷村上有三兄弟英勇抗击金兵南犯,最终血染疆场,以身殉国,被南宋朝廷追封为太尉。王巷村百姓为纪念这三位抗金英雄,集资建了这座大庙,与大庙相对的戏台为三太尉庙灵隐楼。   
    戏楼呈“凸”字形,坐南朝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以木板相隔。在高3米宽6米的隔板上彩绘的人物壁画《天官赐福》至今清晰可辨。画面上6个人物神态各异,线条轻重缓急极富表现力。色彩绚丽浓艳,具有吉祥喜庆的气氛。   
    戏台宽6米深5米,台面选用红杉木板铺设,台边沿有半米高的雕刻精细的木栏杆,台口两根红漆大圆柱撑起飞檐翘角的屋顶。整座戏台近看犹如两个妙龄女郎双手托着的一顶造型别致的皇冠,远看又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具有不凡的气势,无怪乎它被文人雅士誉为“东乡第一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戏台顶部的处理,它呈半球形体,如同天穹笼盖着整个戏台。在八边形的横梁上绘有蝙蝠与长青藤组成的精美图案。“天穹”中心绘有黑、绿、朱红三色相间的福字纹样。行家们认为这种“天穹”状的圆顶具有聚声、共鸣、扩音的功用。再惜助于靠戏台左右4棵高大的银杏树和戏台边一条弯弯的清水河,使得这戏曲声腔音韵甜美悦耳,清亮悠扬,能传数里之外。看来,我国古代的匠人们早已在建筑中运用了物理学的原理。据说明代戏剧演员颜可观常在这台上吊嗓子,有一次演出《荆钗记》,离戏台7里多路的沟北里小脚老太婆都听得老泪纵横。当地至今还流传“王巷一出戏,醉倒沟北人”的俚语哩。   
    三太尉庙古戏楼来过哪些戏班子,演过哪些戏呢?未有人详细考证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丹徒邑人王文治组织的戏剧家班曾是这儿的常客。王文治戏剧家班中的知名童伶有瑶生、钿郎、柔卿、素云、宝云、轻云、绿云、鲜云等,均为十二、三岁妙龄女郎,垂暑纤足,善歌能舞。有诗赞曰:“十年彩云队,艳誉南北噪。”可惜在这里很难寻觅到王文治家班的踪迹。在戏台斑驳的墙壁上和戏台隔板的背面条木上倒有许多外地戏班遗留的墨迹:
    光绪十二年辜月财胜贵班合班平字人口太平全福   
    宣统二年桂月来升春台头本沙沦国白泣图   
    山东得胜班在此开演大吉   
    ……
    依稀可辨的字迹记录着古戏台的阅历,绚丽斑驳的色彩标志着古戏台的风流。   
    戏台前面是庙房围成的一个能容纳千余人的大院落,广场呈斜坡势,近台口处低,远处高,与现代剧院场地的坡势处理很接近。想当年每逢演戏,戏台周围的村镇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热闹。妇女们穿红戴绿,男人们杀鸡宰羊,盛情款待从四乡八镇赶来看戏的亲朋好友。逢到大庙会,戏台四周是水泄不通。“台上伶人妙歌舞,台下欢声潮压浦”。民间的杂耍游乐活动使喜庆气氛达到高潮时,台上演员会走下台边行进边表演,于是,固定的场所表演便演变成民间艺术表演大游行。村上青年男女们也涂脂抹粉,凤冠紫袍,装扮成各种戏曲人物加人娱乐表演的行列,周围村寨也积极响应不甘示弱。跳马灯、花灯、十八罗汉、龙灯狮子舞、秋千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村前村后人山人海,大路小路锣鼓喧天,好一幅韵味浓郁、色彩斑斓的农村风俗画卷卜比起画家王罩描绘的古戏台来要更为瑰丽、热烈、精彩而壮观。   
    在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中,还有许多有趣的风俗。王巷三太尉庙戏楼上是绝对不演《双合印》这出戏的,演了也没人看,戏班子说不准还找来麻烦。不光是王巷不演这出戏,大路一带都不演,戏班子深知内情。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散落在丹徒乡间的古戏台,现在早被豪华剧院、现代舞厅所取而代之了,但我们依然能从她逝去的身影中感受到她昔日的辉煌与风采。   
    古戏台作为旧时的一个文化载体,早先是以宗教的面貌出现,其活动具有“酬神”的意味,后来逐渐演变为“娱人”的场所。在中国千百年文化落后,生活贫乏的农村,戏台成了贫苦大众精神宣泄与满足的重要场所,她给芸芸众生带来精神寄托和人文关怀,她是神人之间的一条纽带,是天上人间的一座渡桥。